公司新闻

新闻资讯

青言青语 | 青春就该烧出滚烫未来​

2025.07.02 47 字号 A- A A+


“青春这把火,得烧在能冒热气的地方!” 这是周群超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


23岁那年盛夏,周群超胸前别着党徽,脚步轻快地走进航天凯天环保大气环境事业部。作为营销经理,他骨子里就没打算做个坐办公室的“书生”。初入职场时,他就像一张白纸,业绩栏上挂着刺眼的“0”,但眼里却满是不服输的劲儿。


近十年摸爬滚打,他跑遍各大企业、深入车间厂房,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浪潮里奋力搏击。从被拒之门外的尴尬,到与客户促膝长谈的从容;从对业务的懵懂生疏,到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。如今,20家企业客户、3.5亿订单,还有高达90%的回款率,这些沉甸甸的成绩,不仅是他奋斗的勋章,更让同龄人由衷钦佩,纷纷竖起大拇指。


转炉平台上的“拼命三郎”


不懂技术的营销不是好营销,怕吃苦的年轻人不是好青年。炼钢车间的热浪,能把头一次进去的人“推个趔趄”,可周群超却把这儿当成自己的“主战场”。20多岁的年纪正是青年拼的最好时光!为了做出钢铁厂除尘的好方案,他和团队在转炉平台上一泡就是三个月。鞋底被钢渣烫出洞是家常便饭,蹲在厂房屋顶测数据时,汗珠滴在铁皮上“滋啦”一声就冒白烟,这却是青春最动听的声音。凭借着这股青年的拼劲儿,他和团队啃下了广西北港金压项目这块“硬骨头”,不仅弥补了技术空白,业务量也跟着蹭蹭往上涨。


竞标场上的“破局者”


打铁还需自身硬,订单获取靠专业。在面对行业“低价竞标”“关系营销”的旧格局,他敏锐捕捉转型机遇,以专业化营销打破僵局,用实打实的除尘效率和运维成本,给客户吃下“定心丸”。有人调侃“光拿报表就敢竞标”。2024年他拿下5800万订单,2230万回款,这些数据的背后靠的是扎根打磨出的硬实力。在盐化工、有色冶炼等难啃领域,他还拿下了“首台套”工程,成为行业里青年的标杆。


他的故事是航天青年用实干追梦的写照,也是环保行业创新突破的鲜活例子。青春就该像炼钢炉里的火苗,使劲烧,烧出一个滚烫的未来!